主辦單位:山東省委宣傳部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濟南市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黃河以其浩瀚的歷史古跡、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淀成沿黃各省區燦若星云的文明。9月19日至23日舉辦的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將首設“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日前,沿黃展區設計基本結束,與當地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相結合的展館設計將勾勒黃河上下人文畫卷,再現九曲黃河的古今風情。
厚重歷史活態再現
黃河奔流上下的路徑串聯起了祖國東西不同的自然風光,也記錄著沿黃各省區的厚重人文歷史。這些深厚的積淀凝聚在地方文化中,也活化到了此次“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的展區設計中。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進程在中原大地河南留下了無數遺跡,也珍藏著眾多寶貴的文物。比如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器物司母戊鼎就出土于河南安陽。此次河南省的展區設計以司母戊鼎的形象為主造型,展現當地厚重的歷史底蘊。同時,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體現莊重之感。此外,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古老文字甲骨文也被運用到了河南的簡稱“豫”字的設計中,搭配“豫見中國,老家河南”的口號,傳承當地的文脈。
千里黃河一壺收,位于黃土高原上的山西在歷史景觀平遙古城、晉國宗祠和喬家大院中蓄奔流之水,積千年文明。展區以平遙古城建筑為靈感來源,還原其傳統的屋檐風格和門窗的花格,四面張掛紅燈籠,置身其中仿佛回到古城尋找歷史的蹤跡。
位于黃河上游的甘肅不僅是奔騰黃河的流經地,同樣也是“絲綢之路”的途經地,記錄著文人墨客塵封千年的足跡,留下了眾多經典的藝術形象。敦煌飛天不僅是莫高窟壁畫中的經典,也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展區提取敦煌飛天中的綠色為元素,運用到如意形象的設計中,與其主題“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相呼應,形成上方卷軸與地面支撐的同時,也訴說著絲路的繁華。
風光天成華美綻放
黃河自西向東奔騰而去,途經省區隨地勢起伏和水流大小造就了不同的自然風光。沿著黃河“幾”字向北而行,在“幾”字頭的內蒙古河套平原上,黃河文化與內蒙古草原文化交織,造就了獨特的河套文化。如果說草原是內蒙古的關鍵詞,與之相對應的蒙古包則是代言人。展區整體還原草原蒙古包的造型,將當地特產與文創、工藝品收納其中,展板上同時設計有藍色的羊頭形象,整體勾勒出一幅遼闊深邃的草原風光圖。
作為黃河的發源地,青海以其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聞名。不論是上游峽谷的奔騰洶涌,還是中下游地區的舒緩清澈、百鳥震集,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展區以青海湖為設計元素,以藍色為主色調,還原其原生態的面貌,環繞在立軸上下的湖水波紋交映其中,給人以回歸自然的靜謐之感。
文旅特色訴說風情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從古至今,四川就是詩人筆下的仙境。三星堆出土文物在展區內定格,揭開了古老神秘的巴蜀文明國度;九寨溝山水映襯成為展區的主色調,展現了神奇瑰麗自然風光;展區前后兩個拱門則是國寶大熊貓形象的活化,搭配左右兩側的竹子,搭建了寧靜的自然家園,也是文化展現的精神家園。
進入黃河中下游,水流漸趨平緩,厚重的歷史底蘊在此積淀。漫步于此,依然可以透過斑駁的城墻窺見千年之前的古城風采。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宮遺址、阿房宮遺址……在陜西這片歷經蒼桑的土地上,依舊可以感受到時空交錯下的不期而遇。陜西展區以一幅畫軸串聯起千年風光,勾勒出這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天下黃河富寧夏,在黃河流經的這片土地上,多種地形造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綠洲與沙漠同時并存,既是富饒的“塞上江南”,又有無人的荒漠。大漠金沙、黃土丘陵,水鄉綠稻、林翠花紅,對比強烈又巧妙融合。展區整體空間布局呈方正式,屆時,枸杞、葡萄酒等寧夏特色產品將集中亮相,讓觀眾一品“塞上江南”好風光。
渾然天成的自然風光、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厚重深遠的地方文化……每一寸土地都記錄著歷史,每一次翻閱都有故事。這些,在山東文博會的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區,得以集中體現,勾勒沿黃上下人文風光,講述黃河奔流下的地方故事。
責任編輯:尹延杰
區縣的參展讓文博會更加“接地氣”,在今年的文博會上,不少區縣打出了自己的文化產業王牌,莒縣書畫、龍口管樂器、周村燒餅和絲綢……每一項都傳承著古老的文化技藝,訴說著來自民間的智慧和家鄉的“味道”。 [詳細]
許多人說,山東的美是潛移默化的,就像山東人一樣,走到哪里都精致內斂,但又總會吸引著眾人的關注。 [詳細]
51個國家地區參展,火遍一帶一路!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展開“全景圖”! [詳細]
近年來,《大圣歸來》《大護法》《哪吒》等國漫電影的不斷涌現,讓我們看到了動漫市場的生機與活力。第八屆山東文博會期間,濟南動漫游戲行業協會將會通過動漫創新、藝術應用、互動體驗等形式,著重體現當下動漫... [詳細]